投稿邮箱:
dazhongwenyishe@163.com
王丹萍,高玉潼,李硕
(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沈阳,110044)
摘要:随着信息普及速度的提升,社会的发展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要求。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通信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分析了通信工程专业在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设计与开发能力的通信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通信工程;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大众文艺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Wang Danping, Gao Yutong, Li Shuo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
Absrt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peed of information popular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as put forward more profound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penet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and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analyzes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v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train the compound talents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alent training
引言:如今,我国通信技术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且与现代科技进步的联系愈发密切。近几年,我国加大了通信的科研力度,在国际上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各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传统教学中不可忽略的弊端:如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等。通信工程是对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需要学生学习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等多门专业课程,同时对学生的数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除了理论教学环节之外,实验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实践环节来理解、验证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通信工程专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应用课程理论,作为一门热门的专业,涵盖的领域颇为广泛,不仅与自动化和电子信息专业有所联系,同时与计算机学科也产生了交叉,与近些年兴起的物联网专业也息息相关。其具体研究项目就是探寻信号的产生路径,包括传输、交换手段和后期处理模式,以及计算机数字网络延伸的阶段改造问题 [1]。信息类相关的技术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代表技术。从19世纪发明的电报技术到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的电话技术,从2G,3G,4G到不久将会正式投入商用的5G,从体积巨大的电子计算机到精密的集成电路,随着时代的发展,无不体现出通信技术具备一定的时效特征。目前看来,光纤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 、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等占据了主流。通信技术涵盖范围极其广泛,发展极其迅猛,不久更为先进的技术将会崛起。
近几年来我国的通信工程专业教育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通信工程专业,招生规模也是与日俱增,以满足通信行业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通信工程专业对于学生的数理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高校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拓创新精神,能够在电子信息技术、通信与通信技术、通信与系统和通信网络等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运营、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然而,通信专业课程繁重,实验设施不完备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学生对专业的更深层的探析,这就导致高校培养出的学生不符合发展需求,培养优质而专业的通信人才迫在眉睫。
二、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一)遵循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墨守成规
当前各高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上没有形成独立的运转模式以适应通信工程行业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在教学中,一些知识点讲授不够精细、照本宣科,缺乏深入讨论。而一旦深入研究某个问题,又不能涵盖所有知识点,从而造成教学内容的两难[2]。
(二)实践教学机制落后
通信工程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实践教学主要包含课堂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当前实践教学机制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校通常受到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实验室设备不完善,仪器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进而就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不充分,专业素养也就无法得到提高。
二是课堂教学过于偏重理论教学。目前实践教学仍以课堂实验为主,课堂实验也是按照书本操作,只为验证理论结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率较低,缺少灵活性和创新,难以实现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
三是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经验。高校的教师理论知识比较丰富,更注重于理论教学,实践能力较弱,同时缺乏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无法结合最新技术和企业要求给予学生指导。
三、对于教学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快推进传统教学模式改革
在进行理论授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丰富课堂的教学效果。以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为例,合理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基本概念。例如我们在讲解图像的锐化处理,我们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结合一些具体的照片,在课堂中进行图片处理, 利用 Photoshop 给学生进行一下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操作,使学生对于锐化理解更深提高学生对于数字图片处理课程的兴趣。由于受经济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高校无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借鉴国外的教学方式,采用虚拟的仪器设备来代替传统的实验环节,构建通信专业的虚拟网络仿真系统[5]。以proteus仿真软件为例,可以实现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不用购买实物在电脑上用此软件仿真,可以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虚拟仪器设备的使用,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解决了资金困难的问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机制
通信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理论体系和大量的实验操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能力达到要求的、综合素质高的通信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1)加大实验设备投资力度。通信工程专业实验设备一般来讲较为昂贵,需要的资金金额巨大,因此要加大实验设备的投资力度,完善实验设备。(2)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引进企业优秀人才。有些课程实验难度较大,与企业进行合作,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3)提高实践教学在期末考核中的比重。以沈阳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为例,学生的平时成绩占到30%,期末考核中的卷面成绩占到70%。而实验环节所占的分数估算下来大约只占10%左右。学生不注重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一味地追求考试成绩,此举不符合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因而需要提高实践教学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于通信专业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要求的高素质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是高等院校的责任。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感和参与度;调整教学模式,注重方法论的实践,做好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推进通信专业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提高专业能力。这些举措都能够推进通信专业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的同时,满足用人单位对综合型通信技术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旭向成.当前我国通信工程专业发展现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0):157-158.
[2]邹曙光,沈卫康.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5):102-104+112.
[3]黄晓寸.校企合作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分析[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1):104-106.
文稿来源:教育教学论坛编辑部 网址:www.jyjxl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