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dazhongwenyishe@163.com
李维维,杨华山,王晓斌,姚常伟,黄宗辉,杜云丹
(贵州师范大学 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贵阳 550025)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课程特点,将“问题驱动”教学法融入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果证明,效果良好。“问题驱动”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培育人才;“问题驱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大众文艺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1 课程特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为土木工程的专业必修课,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必要基础课。课程内容多、牵涉的知识面广、重难点突出、公式复杂,与建筑制图、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联系紧密,综合性强。该课程主要介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及相关构造等。
2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采取灌输式教学,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1)理论教学课时有限,满堂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土木工程专业的各门课程的课时大幅压缩。目前贵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课时,已由2010年的90学时缩减为现在的64学时。课时压缩,教师为了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就形成了以教师满堂灌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其结果是,教师按时按量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却没有时间消化所接受的知识点,枯燥乏味的课堂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
终导致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
(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只注重灌输知识给学生,却忽略了育人这个重要的事情。教师不断地重复教材的内容,缺乏教学观念的更新,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相去甚远。
(3)教学考核评价失真
由于课程采取期末闭卷或开卷的形式考试,卷面占70%,平时占30%。同时,平时分的考核也仅仅以上课点名为主。有些学生上课是来了,平时分也是满分,但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样的考核有失真实。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落后、失真。
3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人,学生应该始终处于教学系统的核心地位,为教学的主体,这样才能提高素质、获得全面发展[1]。“问题驱动”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驱动力”[2],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本文的“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以“问题”为牵引,按照“问题”设置→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师总结→课后巩固为主线进行的。
3.1 “问题”设置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2]。”“问题驱动”教学法在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整体考虑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课程学习中的地位,对于每一次课要达到的目标定位准确,这样才能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设置能达到教学目标的“问题”。
3.2 学生自学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教师所设置的一系列“问题”,自己去经历学习、思索、探究的过程,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一系列“问题”,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学习电子课件(网络学习平台)、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每一道“问题”进行思考、解答,并形成手写的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了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增强,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
3.3 课堂讨论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组织,则紧紧围绕设置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以学生讨论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勇敢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及见解,无问对错。学生可站在原地交流,也可在讲台上通过黑板来讲解,或是用PPT演示,形式不限,以此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通过课堂讨论,充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3.4 教师总结
学生在自学及课堂讨论过程中的知识点是零散的,而整个课程的知识是系统化的,各知识点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经过了学生自学和课堂讨论,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已基本掌握,但知识的系统化还需加强。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讨论的情况及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在重点解决学生在自学中、讨论中、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的同时,系统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讲授,理清思路,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理解。
3.5 课后巩固
从理论到实践还有差距,为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其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需预留课后练习题,对课堂教学内容加以巩固,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得以消化吸收,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每次的“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教师都要结合课堂教学及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从而更好地改进“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4 “问题驱动”教学法教学效果的保障措施
4.1 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
(1)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在对一系列“问题”进行自学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困惑或疑问,教师则每天晚上专门安排网上答疑时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均可与教师形成互动,教师可提供方法引导,以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进行自学。
(2)表现力和表达能力的引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负责维持课堂秩序及需要时给予正确引导,课堂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自我表现的欲望得以激发,学生可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解答、或提问、或形成争论。教师在学生回答得不完善或错误时,及时给予引导,充当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3)思维方法的引导。因为个体差异,学生的思维方法可能不尽相同。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换位思考,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的系统分析和结构的整体性概念。
4.2 注重过程考核
“问题驱动”教学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但并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为此,对于学生自学形成的手写的读书笔记,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做检查并登记在成绩登记册上,以此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依据。不仅如此,在课堂讨论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或以个别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
5 结语
“问题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问题”设置→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师总结→课后巩固为主线,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核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受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云伍,冯熙,刘峰,等. 工科学生自主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探索[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02):156-158.
[2] 陈亚琦,蒋纯志,黄铁铁.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高师理科学刊,2016,36(05):95-97.
[3] 刘志勇. 混凝土结构课程四位一体探究式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16,25(01):96-99.
Li Weiwei,Yang Huashan, Wang Xiaobin, Yao Changwei, Huang Zonghui, Du Yundan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independent problem solving skills, the "problem driven" teaching mode is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design principle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urses.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effect is good. The "problem driven" teaching mode not only stimulates students' initiative in learning, but also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ultivating talents;"problem-driven"; reinforced concrete design principle
The Application of"Problem-driven"Teaching Mode on Reinforced Concrete Design Princ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