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dazhongwenyishe@163.com
基于OBE理念的“投资银行学”教学模式探索
胡芳,韦彦名,胡旻
(广西大学经济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金融科技创新及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对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在对《投资银行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OBE理念,结合课程要求及实际需求设计了教学目标,运用线上教学资源及融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手段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逆向设计,并建立了教学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以达到动态调整教学设计的目的。《投资银行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为其他金融课程教学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并对培养金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投资银行学;OBE理念;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投资银行学’‘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2023JGA116)。
作者简介:胡 芳(1983- ),女,汉族,湖南临澧人,管理学博士,广西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评估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Mode of Investment Banking Course Under the OBE Concept
HU Fang, WEI Yan-ming,HU Min
(School of Economic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Abstract: The realistic needs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have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ching mode of finance courses. On the basis of the elaboration of the necessity of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Investment Banking, based on the OBE concept, combined with course requirements and actual need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were designed,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course were reverse-designed by using onlin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ntegrating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feedback mechanism were establishe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dynamic adjustment of teaching desig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Investment Banking provides a certain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other financial courses, and has a strong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training of financial composite and applied talents.
Keywords: Investment Banking; OBE concept; Mixed teaching; Virtual simul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由Spady等人于1981年提出的成果导向教育(0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指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逆向进行课程设计,并通过综合评价体系持续改进教学目标、方式及内容的教学理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传统课堂与网络学习有机融合,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能有效扩展教学资源、加强师生互动 [1]。虚拟仿真实验依托网络、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再现、模拟现实活动,是一种将专业知识与现实实践融合的新型教学方法 [2]。《投资银行学》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等特征要求其应突破以往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转向交互式教育、动态化评价、自主性学习。OBE理念的动态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多样性以及虚拟仿真实验的实战感符合《投资银行学》课程标准及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为《投资银行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
一、《投资银行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 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嵌入金融行业,为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对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目标。对投资银行而言,金融科技转变了其业务重心,提升了其管理效率及运营水平,并为其带来变革动力,对从业人员的创新性及综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转变传统金融教学模式 [3]。然而,金融专业课程改革速度未跟上金融科技发展的步伐,金融科技人才存在较大缺口。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于2021年12月发布的《中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问卷调查(2021)》结果显示,在接受调研的2009个与金融科技较为相关的机构中,96.8%的调查对象表示存在金融科技专业人才缺口。因此,《投资银行学》课程应跟上金融科技发展的步调,培养出掌握金融理论知识及信息技术的金融科技类复合型人才。
(二)《投资银行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不足
传统《投资银行学》课程授课方式多为线下面对面讲授,存在授课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可操作性不足等问题。一方面,线下教学时间及空间受限,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投资银行学》课程涉及较多理论模型与数量分析,如投资决策模型、风险收益理论等。传统的线下教学由老师根据全体学生平均能力来决定课程讲解的深度,疑问解答也多安排在课上或课间,无法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安排学习时间及强度。而且数理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在一次课堂教学中理解和掌握理论模型知识。另一方面,课程实操性不强,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存在错配。《投资银行学》的传统教材虽涉及实务流程及相关案例分析,但业务流程书面展示直观性不足,加之案例更新不及时,学生对于运作股票发行与上市等实操性较强的问题理解有限。并且,鉴于行业本身的保密性与安全性,学生很少有到岗实习的机会,对业务流程的熟练度及技术运用能力相对较弱,无法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相匹配。
二、OBE理念下《投资银行学》教学模式设计
在OBE理念下,《投资银行学》的教学应首先结合课程要求与金融市场人才需求设定教学目标,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反向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最后根据教学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对教学目标及教学思路进行持续完善与改进,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OBE理念的《投资银行学》“线上线下+虚拟仿真”教学模式
(一)《投资银行学》课程要满足金融市场人才需求
《投资银行学》属于应用型金融类专业课程,与基础类课程相比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概论、业务和管理三个部分 [4]。首先,线上智投顾问挤占了部分传统线下经纪业务,教学内容应由交易技巧传授转向对市场变化独立思辨、职业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其次,投资银行业务流程复杂性要求从业者具备较强的分析与总结能力,因此,课程应加强定量化软件学习,加入项目总结报告撰写教学,增强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并提升其写作能力。最后,投资银行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及运营水平,完成数字化转型,课程应融入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内容。
(二)《投资银行学》教学目标设定
基于上述分析,该课程应立足理论结合实践,帮助学生达成以下目标:
1.价值目标。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水平与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投资银行学》课程应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民族自信,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经济活动实践,加快中国投资银行发展。并且,投资银行业务往往具有风险与收益双高的特点,其教学目标还应注重对学生风险意识、金钱价值观、法治观念以及职业道德的引导 [5]。
2.知识目标。《投资银行学》要求学生了解投资银行的概念、功能、特点、业务模式、发展历程等基础知识,理解投资银行证券承销、企业融资等传统业务以及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投资咨询等新兴业务的基本原理,并且,金融市场的人才需求还需要学生掌握一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知识。
3.能力目标。《投资银行学》课程具有一定的实务性,金融市场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课程应注重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投资银行主要业务实践的能力,如评估企业或资产的价值,设计资产证券化、企业兼并收购等业务的流程,运作股票、证券发行及企业公开上市等,还应兼顾辅助工具如定量化软件、先进信息技术等应用能力及报告写作能力提升教学。
4.素质目标。《投资银行学》课程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难度,课程设计应能提升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投资银行业务涉及面广、环节多、流程长,要求学生具备开放思维、创新精神以及沟通合作能力。
(三)《投资银行学》“线上线下+虚拟仿真”教学思路设计
1.课前知识传递。《投资银行学》基础知识点较多,业务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因此,课前应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及网络资源,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了解。一方面,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实现互动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中国大学 MOOC学习中心平台上上传课程要求、课程大纲、教学课件、案例材料等数字化资源,或分享智慧树、超星尔雅等平台提供的课程视频资源,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资料、观看视频,并把学习过程中的见解及问题发布在教学平台讨论区。另一方面,利用网络资源更新实务教学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互联网财经平台以及金融领域专家学者的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学习资源,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现实金融机构及近期金融市场的重大事件。在线教学平台及网络资源弥补传统教学广度、深度限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促进课堂上师生形成良性互动。
2.课中能力传授。《投资银行学》课堂教学主要涉及理论模型讲解、实务案例分析以及实际业务操作等内容,重点关注学生知识运用水平的提升以及对现实业务的理解与判断能力。因此,课堂上的教学不仅需要讲授课程主要知识点,进行案例分析,还应通过信息技术软件、模拟实验系统提升课程内容的可操作性。
第一,教师应结合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发布的见解及疑问对授课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同时,课程基础原理及理论模型的讲解可以引入中国金融业发展特点、重要战略举措、治理方针等思政元素。思政元素的融入使学生在学习投资银行学理论体系的同时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培养国际视野,增强民族自信。例如,在投资银行基本特征、发展进程及企业融资、兼并收购等内容的讲授中引入共同富裕发展理念,强调既要运用资本市场力量实现国民财富增长,又要严监管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树立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第二,教师可以通过分小组进行情景模拟讨论以及案例分析报告展示等实践性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及其流程如证券交易、IPO、路演并购等的理解与记忆。例如,教师及小组成员分别作为投保机构和公司进行DPO模拟,帮助学生了解股票发行过程及最终发行价与认购数量的确定。另一方面,借助分析现实事件并进行报告加深学生对业务规则的理解,提高学生资料收集、整理、总结能力,并培养其团队协助精神及职业素养。例如,教师可以指定学生研究某一行业或企业,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进行企业尽职调查,形成调研报告并进行分组展示,提高学生课外学习能力及课堂参与感。
第三,课程融入虚拟仿真实验及相关信息技术软件的应用,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到虚拟仿真实验中,模拟真实的投资银行业务,体会、理解投资银行的资本运作,并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类投资决策。模拟实验不仅能让学生深刻体会现实企业、个人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深刻认识现实投资银行的运营模式,还能提高教学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思维。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还应加入定量化软件的学习,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讲解与实操,培养符合现代化金融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课后素质培养。《投资银行学》课程的强实务性及创新性要求课后教育应注重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后作业,进行线上答疑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各类金融专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或者安排学生到校外企业开展实习活动。比赛、研究项目的参与以及实习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知识教学、能力提升以及素质强化的效率和质量,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及职业素养。
(四)《投资银行学》教学评价体系制定
《投资银行学》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多以试卷、实验报告等为主,考核内容主要为案例分析、投资价值分析及基础知识运用等,考核期间短,方式单一。在OBE理念下,教学内容的更新跟上当前社会的变化需要制定长期、动态的教学评价体系,使教学思路和具体内容的设计得到持续调整,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巩固教学效果。
《投资银行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可分为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及实践考核三个部分。第一,过程考核应贯穿课程教学始终,包括学生线上教学平台的学习频率、时长与讨论积极性,课堂中的互动、模拟实验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并且,过程考核更注重达成学生是否掌握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而非实际成绩的高低,因此,过程考核应根据实际能力和具体表现而非实验结果、作业对错对学生进行层次等级划分 [6]。第二,结果考核以设定的教学目标为考量,按照课程目标的重要程度而非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划分考核比例,并在题目的排列上以考核目标分块,保证评价的持续性。第三,实践考核的内容包括移动软件的模拟操作、各种模拟大赛成绩以及实习实践活动表现等,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自主探索。
(五)《投资银行学》教学反馈机制构建
在OBE理念下,课程教学模式的各环节应形成一个聚焦目标、设定计划、动态评价、持续反馈、不断优化的闭环。因此,在《投资银行学》的教学闭环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思路可以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反馈进行不断地动态修正与调整。一方面,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考核评价结果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及策略,提升教学能力与质量;另一方面,学生能根据自身学习感受、能力提升程度以及未来与工作岗位专业需求的适配度向教师提出反馈意见,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结语
《投资银行学》是研究金融机构理论与业务实践的专业课程,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还对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及专业培养成效至关重要,因此,迫切需要融入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技术,从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改革。本文根据《投资银行学》课程的特点,在对《投资银行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投资银行学》“线上线下+虚拟仿真”教学模式设计方案。在该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借助现代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及信息资源,并通过长期、持续的教学评价结果动态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培养金融科技类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超萃.金融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以《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课程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0(02):26-31.
[2]孙畅.经济类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01):157-160.
[3]葛和平,陆岷峰.高等院校构建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学科建设路径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1(06):46-54.
[4]李佳.投资银行学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12):186-188.
[5]许竹.课程思政在《投资银行实务》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商业经济,2020,531(11):195-196.
[6]马晶,陈强强.基于OBE理念的《国际金融学》教学设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3):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