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dazhongwenyishe@163.com
新时期下《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以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为例
左青松,杨 光,陈 源
(扬州大学 农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和理论很好结合的典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其较强的实践性,容易出现教学脱离生产实际等问题。本文以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为例,对我国《作物栽培学》课程的发展形成、新时期的农业生产实际状况、教材的编制、授课的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完善教学评价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提供多渠道的授课模式,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效率等教学改革措施,为提高《作物栽培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作物栽培学;课程特征;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扬州大学重点教改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植物生产类卓越农林人才多方协同育人机制研究(YZUJX2019-5A)。
[作者简介] 左青松(1975—),男,汉族,江苏涟水人,博士,扬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学。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农业的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对农业的推动作用[1-3]。《作物栽培学》是农业上古老的、经典的,并且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的一门学科[4]。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是农学专业的最重要课程之一,是将农业科学管理和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课程[5]。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作物栽培学》的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教学质量。作者结合扬州大学近年来《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初步提出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一、《作物栽培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农业发展的国家,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民以食为天”是一句中国的古,这也映照了农业在中国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早在古代,中国便有关于作物栽培的记载,比如后魏的《齐民要术》,南宋的《农桑辑要》和清代的《授时通考》,这些典籍都记载了古代中国人在通过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等手段促进农业发展。站在当代的角度上来看,这些典籍不仅仅记载了中国传统农业的成就,而且对于现代农业发展依然具有指导作用。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经过土地改造运动,人民的生产力被大大激发,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高,农业发展前景良好。这些成果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农学家的长期努力研究。在这期间,《作物栽培学》这门学科也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曾经引进了原苏联的农学教育体系,将前苏联的教材《农学原理》和《作物栽培学》翻译成中文,在中国教学使用,这些翻译书籍在当时成为中国《作物栽培学》科的核心骨干教材。与此同时,我国农学教育家也在积极探索《作物栽培学》的中国化。1958年,我国集中一大批农学家和教育家共同编写出我国第一本本土化的《作物栽培学》教科书,当时的《作物栽培学》研究重点是探索影响作物生长的各种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尝试通过肥水管理和其他栽培措施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作物生长环境,达到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的目的,但是当时还是主要以总结中国传统的种植经验为主,缺少科学性。到了20世纪70年代,《作物栽培学》的特征是总结群众经验,依靠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学习、总结优秀的农民栽培经验,改进栽培技术,并将其推广到其他地方。到80年代和9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国《作物栽培学》逐渐从经验技术型转向理论技术型,重点研究作物生长规律、器官建成、产量形成、品种提高,围绕作物布局改善、高效益种植模式、农机农艺相结合等理论。进入21世纪,我国《作物栽培学》发展至新阶段,从单一高产到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抗逆等技术综合发展,不断与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结合,向机械化、轻简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积极建立完善一套增产、增收、增效、协调于一体的现代栽培耕作制度。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作物栽培学》学科悠久的教学历史以及当代积极推广的必要性。
二、《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及现状
扬州大学农学院是我国最早创立农学专业的院校之一,扬州大学农学专业的《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品质形成提高,和其与环境条件关系,通过生长调控、栽培管理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学科。《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安排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特种作物三部分内容,其中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作物栽培学》为必修课程,特种作物的《作物栽培学》为选修课程。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和玉米,计64课时,经济作物包括油菜、大豆和棉花,计48课时,特种作物包括马铃薯、烟草等,计36学时。从作物种类上看,扬州大学农学专业开设的《作物栽培学》涵盖了多种作物,有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大宗粮食作物,也有占据重要地位的经济作物和特种作物,从课时设置可以看出,粮食作物课程占比最大,这也符合国家的实际需求,保证粮食产量品种,让人们过上好日子。也涵盖了一些小宗作物,充分体现了作物的多样性。
《作物栽培学》是扬州大学优势和特色课程,系统传授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是农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由张洪程院士领衔,戴其根、朱新开、陆卫平、陈德华、冷锁虎等教授组成的教学团队,实力雄厚。主讲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和生育规律;土壤、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等环境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调节、优化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技术;协调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高效栽培原理和系统调控技术。课程内容紧贴作物现代生产,不但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与应用好作物栽培原理与技术,而且在从事作物生产中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开发转化能力,实现作物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目前此课程已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在教材编制、网络课程的建设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也有近年来刚录制的视频教程,从整体看,课程建设比较好。应该说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软、硬件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
三、《作物栽培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作物生长缺乏时效性
《作物栽培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按不同作物授课的,即尽量在此种作物生育期内开展相关作物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亲自看到作物生长。但是由于作物种类繁多,学生对每一种作物的田间观察并没有达到细致入微的地步,并且只能观察到一部分的生育周期。这就造成了虎头蛇尾的弊病。再如,一些小宗作物,学校试验田并未种植,学生只能在书本上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缺少灵活性。总之,由于教学内容与作物生长缺乏时间统一,这使得《作物栽培学》的教学难以深入人心。包括某种作物生产意义、分类、生物学特性以及栽培技术等,因此,授课起始缺乏必要的总论介绍,介绍这门学科的内涵、框架等。所以学生对这门课会缺乏一个高度上的认识,学习的知识显得不够系统。
(二)缺少必要的导入和串联
很多院校对于《作物栽培学》这门科目是不同的老师讲授不同的作物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专业老师教授某种作物,以达到增强教学质量的效果。但是这样做同时也会割裂作物间的关系,学生有时候可能会感到糊涂,比如生育期的概念,不同作物可能概念有所不同,例如水稻生育期指播种至成熟经历的天数,小麦和油菜生育期的概念是指从出苗到成熟经历的天数。为什么不同作物存在这种差异,没有老师去跟学生解释,学生可能会感到茫然。
(三)实践学习内容不够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学习过程中必要的实践环节必须要跟上。作物生长发育极易受到气象、土壤和肥料等条件的影响,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谈论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田间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积极结合实践,走入田间地头,深入生产实践中,才能牢牢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把所学深入脑海,继而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扬州大学农学院建院历史悠久,校内有大片的试验田,尽管授课老师会在课后带领同学们去田间观察作物,但是这种短暂的接触不足以使同学们深入了解,开拓创新更是无从谈起。现在尽管也有多媒体教学,形式比较丰富,同学们可以在教室便能观察到作物,但是跟田间实物还是存在感性上的差距,有时候课堂理论上感觉很复杂的内容,到田间一试,同学们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甚至是如释重负的感觉。
(四)网络平台利用不规范
在目前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平台是教学的一把双刃剑。在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通过更生动的手段,比如看视频,为同学们讲解作物生长发育,这种动态的视觉更加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除了特殊情况,如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大部分高校学生均未返校,授课都在网络平台,其余期间网络平台的利用率比较高,然而其他大部分时间网络平台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同学主动参与度也比较低。还有另外一种极端情况,老师把课件上传至网络教育平台,让学生自己看幻灯片和教学视频学习,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遇到问题无人解答,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一个人学习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缺少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学习,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程度也会因此降低。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质量大打折扣,刷课时等恶劣情况也有产生。
(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够
现在虽然农业整体形势蒸蒸日上,但是整个社会环境对农业的认识不足,认为农业的门槛比较低,技术含量比较低,就业前景不好,存在感也就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很多同学在刚刚步入校园学习农学之际,本身就对农学这门科目没有了解,有些老师在上课时与同学们缺少交流互动,只顾自己的幻灯片讲,学生听得一知半解,造成被动学习状态比较多。种种原因,大大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认为这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不乏有把上《作物栽培学》课当作混学分的例子,最终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六)课程考核方法单一
《作物栽培学》这门科目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其最终考核也要与实践相结合,比如要实地考察关于作物生育规律,到田间实际考核作物需肥需水状况。但是目前,这门科目的考核只停留在卷面上,没有关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这很容易造成学生为了应付考试,通过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地方法进行理解。这样做虽然能够通过考试,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作物栽培学》的内涵,过一段时间便把所学全部忘记,这对于后期的试验开展,论文撰写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提高《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措施
(一)统一作物生育期和作物教学的时间
学校应该尽可能地把作物教学时间安排在该作物生育期内,并且最好贯穿整个生育期。但是由于课程时间有限,一般是上完一个作物的课程紧接着上另外一个,这样就容易错开生育期。所以我们应该把课程尽量分散开,按照生育期设置该作物的教学,中间穿插对于上一个生育时期的考核,这样同学们可以观察学习到一个完整的作物生育周期。对于一些小宗作物,学校应该开拓出一小片试验田,可以在老师指导下,由同学们自己种植,并且进行田间管理,考察作物发育情况,同时老师的上课时间也应该与此作物生育时间保持一致。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
对绝大部分高效而言,校内的试验基地比较紧张,因为校内的试验安排,包括取样、测定都比较方便,承担科研项目的老师都非常想就近完成,但是作为课程教学来说,同学比较多,组织校外的实践课程牵涉的风险更大。因此,如何能协调必要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对《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影响很大。针对此问题,学校应该制定一个长期性的不断线的实践性教学计划。如让本科一年级学生参加一些简单的农事操作,对作物栽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到本科二年级,可以参加田间试验和实习,自己选择喜欢的作物,从整地,到播种,到田间管理,到最后收获,让同学们从头到尾体验作物生长的乐趣,从实践中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科三年级便可以进入各个课题组实习,从简单的种植到设计试验开展实验,把《作物栽培学》的知识真正在试验中应用;到本科四年级,便可以开展撰写毕业论文。
(三)拓展多种教学渠道,激发同学学习潜能
关于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学校、学院已组织精兵强将开展各方面工作,包括视频的录制、互动平台的建设以及网络课程的维护与更新,希望授课老师能积极引导同学参与讨论。此外还应该让学生上台分享学习心得,比如让学生根据所学制作幻灯片,上台演讲,这样做首先可以增加学生的主体身份,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让他们把所学真正理解。还应该对视情况对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很多知识通过书本和田间观察无法学习,必须在实验室内借助实验仪器才能学习。在实验室内,学生是主体,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试验方案,再由学生自己完成试验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体验一次全方位的作物栽培训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对作物栽培的热情的帮助是巨大的。还应该倡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主动查阅文献,汲取新知识,开阔新视野。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最大化激活学生的上课热情,最终让他们喜爱上这门学科,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有真才实学,并且热爱农学。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作物栽培学》这门课程极其重要,是农学教育体系中的骨干课程。通过科学的授课,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课程上体现出独特性、趣味性、特色性,同时把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探讨式课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最大程度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继而热爱上农业,引导同学树立为农奉献的理想精神追求,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出优秀的农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吕飞杰. 中国科学技术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1):1-6.
[2]凌启鸿. 论中困特色作物栽培科学的成就与振兴[J]. 作物杂志, 2003(1):1-7.
[3]金富军, 王向田. 清华早期的农学教育与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 2011, 32(3): 98-103.
[4]王术, 黄元财, 贾宝艳, 等. 农业院校《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思路—以沈阳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教学为例[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0(6): 715-718.
[5]于振文. 新世纪《作物栽培学》与作物生产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03(1):11-12.
Some Thoughts on the Teaching of Crop Cultivation in the New Era
--Taking the Crop Cultivation Science of Yang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UO Qing-song*, YANG Guang, CHEN Yuan
(Agricultural College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25009)
Abstract: Crop cultivation is a good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y.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because of its strong practicality, it is easy to appear the problem of teaching divorced from reality. This paper takes the teaching of crop cultivation of Yang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rop cultivation in China,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compil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form of teaching in the new perio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crop cultivation teaching,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teaching evaluation mode, improving teaching mode, providing multi-channel teaching mode, improving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crop culture;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reform i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