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dazhongwenyishe@163.com
关于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积极性的探索
张姗
兰州大学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在思政课教学期间,学生普遍都缺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所以课堂教学效果也一直不够理想 ,无法在思政课上获得正确思想认知与价值理念。而要想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课堂之上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真正参与与体验中感悟知识、获得提升。基于这一目的,本文也就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积极性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参与积极性;调动措施
A Probe into Mobilizing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Particip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Zhang Shan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00
During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tudents generally lack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learning, so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has not been ideal enough to obtain correct ideological cognition and value idea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In order to improve this phenomenon,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so that students can realize knowledge and gain promotion in real participation and experience. Based on this purpose, this paper also explores how to effectively mobiliz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mobilization measures
引言
思政课教学在大学生培养与教育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就目前思政课教学现状来分析的话,教学效果也处在一个较为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教师不知道如何讲解、另一方面学生也难以入耳,身处在这种环境之下,大学思政课教学质量自然也就无法得到保障。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思政课教学期间,忽视了学生参与,教学方式依然以理论灌输为主,所以学生思政课参与积极性自然无法得到保障,最终教学效果就较为低下。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积极性能够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 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
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与思想认识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也是调动学生思政课教学活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2]。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教师都过于注重科技教育,对于思政课教学认识不足,部分思政教师甚至觉得其与学生专业知识教育无法相提并论,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教师自身对于思政课教学都缺少认同感,整个教学工作自然也就缺少积极性,进而也就无法触动大学生心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假设一个教师仅仅是因为职业需求才对学生进行思政课教学,自己确并不信任马列主义,整个时候的教学自然是讲一套、行动一套,而这种知行不一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自然无法从中获得感悟与提升,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十分低下。思政课从本质上来分析与一般文化教育、知识传授课程不同,其教学内容导向性与政治性十分的强,会直接影响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所以思政课教师自然也应该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不同,其自身应该承担更多一份的责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在政治素质上,思政课教师需要鉴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真正学会爱岗敬业,借助于各种渠道来学习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这样才能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传递相关知识。此外,思政教师还需要不断拓展自身知识面,强化自身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思政课参与积极性。
二、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
要想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期间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出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这也能有效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思政课本就是一门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课堂讲解是必不可少的,单纯的知识传授亦或者是满堂灌教学手段是无法调动学生思政课参与积极性的[3]。为此,教师应该要及时摆脱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手段,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该要平等,学会关心、尊重、理解学生,鼓励学生说真话、讲实话,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愉快且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自然能够得以提升。大学生存在自我肯定与得到他人肯定的心理需求,而一定的知识与思想基础则能够帮助学生在思政课上发表自身意见与想法,所以教师可以多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在进行知识精讲之后,为学生创设出能够自主发言与讨论的机会,这样就能有效调动学生思政课教学活动参与积极性。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课堂之上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就自己关注的话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学会各抒己见,活跃整个思政课教学课堂。在学生发表自身意见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无论是任何观点,都应该要在阐明之后说明理由,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良好的思政课环境中思考问题,同时有效提高学生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深化学生对于思政课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课堂之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例如,教师可以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将正确的、错误的价值观呈现出来,然后要求学生合作分析,这样自然能够有效实现理论升华,真正将对于具体事物的认识有效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高度说明之上,促进学生健康思想价值观的形成。
二、 关心学生思想提高教学针对性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环境也在日益变化,处在一个对外交流日益扩大、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的环境之中,他们个性鲜明、思想活跃。所以教师在思政课教学期间,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以此来确保教学针对性,从而真正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先从认知角度了解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以及想知道什么,这样就能有效避免教学重复性;其次,则可以从思想角度来了解学生懂得什么、不懂得什么以及关注的程度如何,这样就能有效引导学生思想。在此期间,思政教师可以借助于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亦或者是与其他教师之间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然后再在思政课教学课堂之上借助于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期间可以先借助于问题了解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理论课吗?为什么?对于哪一个问题最感兴趣?借助于学习你们想要了解到什么?”在此之后再结合问题答案来提升思政课教学针对性,这样自然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为此,要想真正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期间一定要把握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来进行针对性教学与优化,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四、借助实践调动学生参与
在思政课教学期间,联系实际开展教学是教学根本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学生命力所在。思政课教学联系实际不单单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结合国内、国际形势亦或者是实例进行教学,还需要教师积极组织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来开展实践教学,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思政课教学内容,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思政课教学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一些自学问题,让学生自主参与到问题资料查找与分析之中,像是就业难问题、下岗职工问题等等均可以作为学生思政课问题讨论主题,这样学生就能更多的接触、了解社会,懂得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思考问题,从而有效深化思政课教学。在思政课教学期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学习期间就可以借助于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分析,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体验中更好地感知思政课理论知识,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之上掌握思政课主要思想与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期间,一定要结合新时代教学要求来创新教学手段,聚焦于新时期思政教育教学目标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来借助于有效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且及时将单向教学课堂转化成为思想碰撞、启迪心智的互动场所,从而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鸿凌. 浅谈师专思政课堂学生积极性的调动[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S1):1038-1038.
[2] 李婴川. 小议思政课堂学生积极性的调动[J]. 考试周刊(49).
[3] 杨勇. 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中的学生个性化教育研究[J]. 教育界, 000(004):118-119.
作者简介:张姗,199301,女,汉,山东即墨,兰州大学,外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