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dazhongwenyishe@163.com
史利玉 王程、潘金豹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102200
摘要:数量遗传学是高等农业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基本环节。提高课堂教学高效率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植物数量遗传学》的课程特点和课程教学现状,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植物数量遗传学,教学改革,研讨式互动教学,主观能动性 ,大众文艺
数量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高等农业院校遗传育种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该学科在遗传学和数理统计学的有机结合中形成和发展,有着严密的理论结构与和逻辑思维。通过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数量遗传设计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课堂教学是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 《植物数量遗传学》课程特点
数量遗传学是采用生物统计和数学分析方法研究生物数量性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由于研究对象的繁殖方式、群体大小存在差异,不同动植物的数量性状研究方式也不尽相同。中国农业大学孔繁玲教授主编的《植物数量遗传学》以农作物为研究对象[1],从基本概念的阐述入手,对数量遗传学原理进行逐步推导,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是农业院校植物类专业的重要参考书。该书主要包括群体平均与遗传效应、群体遗传方差协方差、连锁对群体均值和方差的影响及连锁不平衡、遗传模型及其检验、遗传交配设计与遗传方差成分估计、遗传力分析、选择及其响应、遗传相关和选择指数、交配效应与配合力分析、数量性状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与聚类分析等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到大量的数学、遗传学、育种学、分子生物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2]。尤其是统计学,其统计理论的抽象性和统计方法应用的实践性在数量遗传研究中时有体现,这也是植物数量遗传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二、 《植物数量遗传学》课程教学现状
《植物数量遗传学》的教学较偏重于理论教学,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教学模式。虽然这种做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但是可能会弱化学生的学习目的。同时,统计知识理论的抽象性又比较难理解,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另外,遗传学原理讲解可能会造成重点强调抽象内容,使学生忽视直观和应用的倾向[2] 。
其次,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而植物数量遗传学又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如果先前课程学习效果不理想,则直接影响本课程的学习成效。此外,研究生课程与大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不同直接导致课程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研究生课程改革应该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甚至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宗旨。而大学课程应该以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获取为目标。因此,研究生课程学习更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即主观能动性要强。而《植物数量遗传学》课程安排在研一第一学期,大多数学生还处于身份转换过渡期,主观能动性比较差。而且,研究生课程与大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不相同。研究生课程教学更倾向于以研究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专业前言知识的阅读摄取。这也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授课能力提出高要求。
三、 提高《植物数量遗传学》课程教学的途径
笔者长期从事玉米分子遗传育种研究,教授研究生《植物数量遗传学》课程5年,有着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背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1. 做好《植物数量遗传学》课程与先前课程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植物数量遗传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内容涉及生物统计、遗传学、田间设计等相关学科知识。因此,课程教学时,应注重与本课程有关的先前课程知识点的回顾和导入。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顺利进入课堂学习。
2. 结合学生科研试验,挖掘兴趣点,积极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研一学生第一学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掌握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不过,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导师一般会提前设置好研究生的课题研究方向,让学生尽早熟悉试验背景,并重点学习相关知识。如果通过课间交流、课堂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找准切入口,拓展衍生讲解课程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涉猎专业领域相关知识点,积极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还能使学生认识到本课程的应用实践性。
3. 研讨式互动教学模式结合演讲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生人数一般较少,这是开展研讨式互动教学的先决条件。研讨式互动教学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地位上,使学生们的精神状态放松、思维活跃,有利于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合作。实践验证,研讨式互动教学是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国外大学研究生教学中的通用教学方式[3, 4]。同时,根据课堂教学进展,组织学生开展知识分享,讨论研究领域热点前沿动态,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掌握。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汇总、幻灯片制作及口头表达等综合素质能力。
四、 结语
以上是对植物数量遗传学教学中的体会作了一些总结和探讨,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
1. 孔繁玲. 植物数量遗传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2. 王志鹏, 郭媛媛, 宫磊, 高会江.信息技术与动物数量遗传学课程教学的整合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33(1):66-68.
3. 李玲, 王莹. 研讨式教学法综述. 高教学刊[J]. 2016, (13): 17-18.
4. 罗世英, 周乐, 刘钰瑜, 崔燎, 吴铁, 许碧莲, 张新乐, 吕小华. 研讨式教学法在研究生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 (6): 110-111.
文稿来源:教育教学论坛编辑部 网址:www.jyjxl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