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dazhongwenyishe@163.com
雨课堂和BOPPPS教学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环境保护概论”为例
邓洁薇*,梁晓萍
(广东工业大学 生物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 面对信息时代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顺应教学改革浪潮,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如何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融合线上雨课堂和线下BOPPPS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满足新时代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该论文基于雨课堂平台,将BOPPPS教学模式融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课前、课堂和课后,通过实践验证了“雨课堂+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良好效果,对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雨课堂;BOPPPS;环境保护概论;混合式教学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广东工业大学普通教改项目“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生物工程教学改革-以环境保护改论为例”(广工大教字〔2021〕71号);2022年度广东工业大学普通教改项目“基于BOPPPS模式的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走进化学世界为例”(广工大教字〔2022〕59号);2023年度广东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教改项目“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为例”(广工大教字〔2023〕51号)。
[作者简介] 邓洁薇(1984-),女,广东广州人,博士,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主要从事环境分析与毒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和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在生物工程专业开设《环境保护概论》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环境保护概论》课程建设在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也普遍存在这一些问题,如传统面授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低等问题,形成低效教学、被动学习的现象,难以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面对信息时代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顺应教学改革浪潮,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如何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已经成为现代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破了传统线下教学的现状,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和面对面课堂教学二者的优势,是当前教育领域发展的新趋势[1-3]。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优质的智慧教学平台,更需要将先进的教学模式融入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BOPPPS”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路径之一。近年来,国内关于混合式教学效果的研究有不少报道,例如,胡莉等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利用慕课结合BOPPPS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智慧教学设计与应用,结果表明该教学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更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模式[4]。王宇超运用雨课堂平台并融合 BOPPPS 教学模式,以《大学化学》课程进行教学实践,实践证明实验班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该教学结构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大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切实提升了教学效果[5]。众多研究证明,开展混合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实现有效教学。随着专业交叉融合的“新工科”建设和“新工科”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的深入,对《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1 雨课堂
雨课堂清华大学联合学堂于2016年4月推出的智慧教学工具,借助PowerPoint和微信,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和反馈[6-7]。在课堂教学前,通过雨课堂发布预习任务,课堂中利用雨课堂的学生考勤、实时答题、弹幕、随机抽答、拍照上传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课后推送课后思考题以及新的预习任务。雨课堂可全程实时采集、分析教学过程的相关数据,使教师对学情的了解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为教师提供全过程的数据化评价依据,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1.2 BOPPPS教学模式
BOPPPS 教学模式源于加拿大教师技能培训工作坊,该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标准化的教学模式,被全球超过100所大学和培训机构所推崇[8-9]。近年来,BOPPPS教学模式也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逐步推广[10-11],可见该教学模式在国内高校的应用和实践研究的起步较晚。BOPPPS教学模式由导言(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Outcom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六个教学环节前后承接,组合成高效的、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也可以依据教学实践对 BOPPPS 模式的六大环节进行灵活调整,让教学法适应课堂。
课程导言:良好的课程导入对教学设计至关重要。这一环节可以采用有趣图片、经验故事、新闻报道、数据、视频等多种导入形式讲述与核心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顺利进入课程主题。以讲述“生态学”章节为例,课程导入采用图片和视频,通过介绍现代环保运动之母蕾切尔·卡逊及其作品《寂静的春天》,描述了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揭示了农药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由此引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使学生关注环境生态保护问题。
学习目标:这一环节需要言简意赅地阐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布鲁姆学习目标主要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生态学”章节的认知目标是学生能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重要功能、以及生态平衡及其影响因素。能力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正确阐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前测:前测是为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和先备知识,以便调整后续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进度。课前可通过雨课堂发布学习任务,并推送中国大学慕课网上相关资源,学生在线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内容。教师根据上次课的后测和预习情况的反馈,在课堂上再针对重点和难点,采用雨课堂的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功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后台系统会实施反馈学生的作答情况,包括答题人数和答题的正确率,教师针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由此可见,前测可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习目标更加聚焦。
参与式学习:这一环节是整个BOPPPS教学模型的核心,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满堂灌”的思维定势,达到师生交互式学习的效果。该环节教学任务包含教师授课、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等,主要通过雨课堂发布课堂习题(单选题、多选题、主观题)或弹幕、随机点名、分组讨论等功能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习题可安排在几个重要的知识点之后,以此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并帮助他们在学习完知识点后及时地吸收运用。
例如,在讲授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知识点时,提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隐含的食物链中含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几个?”,采用随机点名的方式进行作答,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紧张感。讲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采用雨课堂的主观题的形式,让学生用生态学原理解释“为什么猪肉价格要比小白菜贵”?引导学生探究现象背后的生态学原理,然后将回答正确的学生答案分享到全班,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和点评。此部分对应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讲完生态系统的功能之后,给学生观看“稻鱼共作、稻田养鱼”的生态农业视频,随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并将小组答案拍照上传至雨课堂,随即在屏幕上可观看到各个小组讨论的答案。教师现场讲评,总结学生的答案,并给出参考答案,帮助学生巩固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并提升学生的整合信息、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后,在讲述生态建设工程,给学生观看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视频,由此引入思政元素,对应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树立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后测:在参与式学习后,通过雨课堂的答题功能,发布五道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知识点。形式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限时1 min作答。例如,通过雨课堂推送①单选题:“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 ?: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信息传递,D.调节能力”;②多选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哪几项:A.生产者,B.消费者,C.代谢物质,D.分解者”;③填空题:“生态失衡功能上的标志是什么?”通过雨课堂答题数据的及时反馈,可得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总结:课堂教学的后期,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将教学模型形成一个闭环。总结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让多个学生进行总结和补充,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本节课的内容和巩固学习目标。总结后,可采用雨课堂发布课后作业、预告下次课的教学内容和预习任务,为下一章节的学习做好前测和铺垫。因此,课堂总结既是对本次课的小结,也是下次课的延伸。
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为例,引入国际上较为成熟的BOPPPS教学模式,结合雨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对《环境保护概论》教学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有机结合,在应用与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教学研究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实践热情,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上思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
对实施了一学期的“雨课堂+BOPPPS”混合式教学进行成绩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区分度较好,且大多数学生成绩达到70分以上,达到预定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了解学生的意见及建议。结果显示,90.5%(67/74)的学生认可混合式教学模式,79.7%(59/74)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注意力,64.9%(48/74)的学生认为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更为深刻。75.7%(56/74)的学生表示后续课程愿意继续进行混合式学习。实践证明,将BOPPPS模式和雨课堂平台相结合,可有效综合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线下互动式学习和及时的信息反馈,实现了课堂内外的教与学,在提升教师教学创新力、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学生学习效率方面成效显著。
然而,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首先需要具备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硬件条件。雨课堂平台相对简单,无需下载软件,使用微信扫码即可登入课堂,但是学校需要具备稳定的网络基础条件来进行幻灯片、视频的正常播放、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等线上操作,以保证课堂互动的流畅度。在《环境保护概论》课堂中,曾出现网络不稳定的情况,导致有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答题,少数学生网页卡顿,没有及时完成,从而影响课堂互动。其次,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对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要求高。学习主动性好、时间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能自主完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自主性和积极性较低的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度不理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学生需要改变以往的学习模式,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再者,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设计,广泛寻找线上学习资源,同时需要及时更新学科知识。教学设计也不是一成不变,教师需要依据实际教学对教学设计进行灵活调整,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从而提高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力。
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目标,有机衔接课程专业内容,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比于传统课堂,融合线上雨课堂和线下BOPPPS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能实现线上和线下学习深度融合,更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使学生获得持续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 郑静. 国内高校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 36(12): 44-48.
[2] 张锦, 杜尚荣.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价值诉求及实施路径[J]. 教学与管理, 2022, (09): 11-13.
[3] 王莉玮,夏建荣,薛涵与. 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多元化融合——以“高分子材料基础(双语)”课程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22, (51): 129-132.
[4] 胡莉, 李思强, 李恩中. 基于BOPPPS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2, 38(10): 1426-1434.
[5] 王宇超, 王志兵, 石金静, 等. 基于雨课堂和BOPPPS改进模型的教学设计——以大学化学课程为例[J]. 大学化学, 2022, 37(1): 2104012.
[6] 王帅国. 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 现代教育技术, 2017, 27(5): 26-32.
[7] 姚洁, 王伟力. 微信雨课堂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证研究[J]. 高教探索, 2017, (09): 50-54.
[8] 曹丹平, 印兴耀. 加拿大BOPPPS教学模式及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 35(2): 196-200.
[9] 张建勋, 朱琳. 基于BOPPPS模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J]. 职业技术教育, 2016, 27(11): 25-28.
[10] 姚婉清佘能芳. BOPPPS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要素分析及案例设计[J]. 化学教育, 2022, 43(18):51-57.
[11] 李覃, 叶路, 毛立群, 等. 基于BOPPPS模式的“传染病学”雨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22, (22): 137-14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BOPPPS classroom and rain classroom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 Take the words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an example
DENG Jiewei*, LIANG Xiaoping
(School of Biomedicine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Facing the individualized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dapting to the tide of teaching reform, changing from teacher centered to student-centered, and to better achieve effective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modern teaching reform. Blended teaching integrating online rain classroom and offline BOPPPS teaching mode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n this paper, BOPPPS teaching mode is integrated into the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urs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lass based on the rain classroom platform. The excellent effect of "rain classroom+BOPPPS" blended teaching mode is verified through practice, which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enhanc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words: rain classroom; BOPPPS;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lended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