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dazhongwenyishe@163.com
导师组制度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
魏雅琛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 200240)
摘要:研究生培养质量由招生选拔、培养模式、导师培养、过程控制等多个因素决定。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导师指导是最显著的影响之一。随着一流学科建设的深入,传统的单一导师制博士生培养模式,已不足以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博士生导师组制度是一种高层次人才培养制度,本文尝试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主流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并具体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导师组培养模式,最后提出了导师组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博士生、导师组制度
A Probe into the System of Mentor Group in the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Wei Yachen
(School of Pharmac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training is determin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enrollment selection, training mode, tutor training, process control and so on. Tutoring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s in the training of doctoral student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e traditional single-tutored doctoral training model is not enough to meet the needs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The system of doctoral supervisor group is a kind of high-level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mainstream training mode of doctoral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and analyzes several common training modes of tutor group.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utor group system 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Keywords: postgraduate training, doctoral students, tutor group system
自2005年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部分高校试点开展以来,研究生培养质量愈发得到学科、高校和社会的重视。2009年,教育部发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调研究生培养应以科学研究为导向,同时要强化和完善导师负责制,赋予指导教师在指导研究生方面必要自主权。2016年,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开展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人才培养质量”一级指标下新增了“导师指导质量”、“优秀在校生”、“优秀毕业生”等考核指标,更加突显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开启了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工作。一流大学的建设与一流学科的建设密不可分,学科既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首要载体。博士研究生作为大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典型代表,是学科知识在未来科学研究中的发展者、传承者和应用者。有学者指出,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路径,博士生培养质量可以作为双一流建设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1]
在国家政策指引下,近20年来全国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人数和高校招收研究生人数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据统计,2018年报名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人数为238万名,比2017年增幅近20%。与此同时,2018年全国共新增了39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些高校将在2019年正式开展博士或硕士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面对社会对研究生需求的增长、高校培养研究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如何提升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助力一流学科建设,显得格外重要。
一、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现状
导师负责制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普遍认可和使用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导师制这一经典教育制度最早于14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牛津大学,20世纪3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的学府。[2]19世纪,作为国家复兴的重要环节,德国在博士生培养方式上做了重大创新,将科学研究引入博士生培养过程,并实行单一导师的指导形式。目前国内高校博士研究生仍大多采用单一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与博士生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导师对博士生的培养承担主要责任。据统计,这一制度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最为广泛,采用单一导师制的导师和研究生分别占各自群体总数的71.4%和的86.1%。[3]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固然是由培养方式、导师素质、个人追求、科研条件等多项主观或客观因素决定的,但是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直接负责人,导师对研究生培养所起到的作用尤为重要。研究显示,高质量的导师-博士生关系对于博士生完成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降低博士生的社会隔离感、维持博士生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4]随着“一流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博士生名额不足的情况更加凸显。众所周知,招收博士生对于导师组建自己的学术团队或承担重要科研项目十分重要。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由于人才的引进,青年教师的晋升,以及博士生导师资格放宽等因素,加大了博士招生指标与博导招生需求之间的差距。基本招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制约了师资的学术发展和个人成长,也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其次,导师个人的素养和品德直接影响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由于博士生从入学至毕业平均需要花费3-4年时间。一名博士导师通常同时指导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一些杰出的导师甚至会同时指导十名以上的研究生。而个人精力是有限的,导师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个人学术研究或事务性工作时,通常造成指导博士生时间的缺乏,无法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另外,每个人的专业领域和知识范围有限,随着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的不断发展,单一导师制已无法满足交叉学科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应对时代进步,科技、经济、文化迅猛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中,研究生培养机构正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着优化。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培养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在推进发展交叉学科的大背景下,培养单位通过交叉学科平台等形式,使跨学科研究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获得多元化、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同时,具备多个学科领域的实践能力。研究生在掌握单一学科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之外,也培养出能够使用其他学科基础知识进行研究的能力。除此之外,有技术背景或者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管理型人才,同样符合社会、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高校通过与企业、行业部门开展深度合作,以联合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实践类课程、校企联合项目等多种形式,为在校研究生与行业精英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近距离了解所在行业,也为研究生提供了参与行业项目的机会,有助于扩充研究生知识结构,提升行业所需的实践能力。双导师或导师组培养模式,可以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课程支持、技术支持、实践场所等便利。向不同背景的导师求学,有助于学生扩展学科认识,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将跨学科培养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不难看出,推进高校与行业部门、企业、国内外高校及研究单位的合作,深化导师间的合作,能够汇集国内外、校内外、行业内外的师资力量优势。将这些优势应用于课程设计、学科研讨、开展联合研究等环节,其结果最终都将体现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成果中。对于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国际知名度,促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博士生导师组培养模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实行导师组制是指由两名以上具有学术能力、培养经验的导师以导师。团队的形式,共同指导研究生的一种培养制度。导师组共同参与博士生的招生选拔,培养过程的监督管理,研究方向的选题,指导学术论文的写作,并最终完成学位论文。导师组培养制度有效利用了不同老师的时间分配,也有助于博士生接触不同学术背景的老师,博采众长,在知识获得和学术研究中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周文辉等人在对27所高校师生的调查问卷显示,有40.5%的导师和18.3%的研究生表达了对导师组制度的赞成。可以认为,师生基本认可导师组制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培养制度正在逐渐被更多的学生和老师接受。[3]
二 博士生导师组培养模式的探索/现状分析
1.学科导师组
学科导师组是在同一学科内,由一名主导师带领其他教师共同组成的研究生培养小组。通常由具备博士生经验的正教授或研究员为组长,有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副教授、助理研究员、讲师等作为组员,形成聚集老中青教师的导师梯队。组长对博士生研究课题的选题、研究进度的考核等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把控;其他导师则更多的参与博士生的日常培养和管理。
学科导师组是较为常见的导师组培养模式之一,是在博士培养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一种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单一导师负责制在博士生培养中的弊端。在单一导师负责制中,导师需要定期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与博士生进行沟通和指导。由于行政事务和个人学术研究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时间难以保证,进而影响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通过组成学科导师组,扩大了导师-博士生的交流范围,可以很好的解决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生精力有限的问题。[5]同一学科的导师组成员,对博士生课题的研究方向相对熟悉,博士生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从导师组其他成员处获得帮助,对于博士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形成正确的科研思维,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均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导师组由“老中青”不同年龄段教师组成,青年教师通过参与博士生的培养获得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有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相比于传统的单一导师负责制,学科导师组对学科内导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为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2 跨学科导师组
跨学科导师组,即交叉学科导师组,区别于同一学科内课题组内组成导师组的培养模式,是由不同学科背景的博士生导师,通过交叉学科项目或平台共同培养博士生的一种导师组形式。
交叉学科是指学科间的互通和融合,不同学科在深度分化基础上再进行高度交叉融合的研究方式,造就了近百年历史上多项重大的科学突破性研究。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研究生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背景,不论是在研究生选拔阶段还是培养环节,对交叉学科博士的要求更高。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该学科综合了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方向,需求博士生能够掌握工科、理科、医科等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现了极大的自由度和融合度。建立跨学科导师组,为培养交叉学科博士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招生环节,由于交叉学科的学科方向区别较大,导师可以从各自的学科内选拔博士生进入导师组,相比于从单一专业领域内招生,跨学科导师组内的博士生通常有学科方向分布广,知识背景多元化,组合形式无局限的特点。博士生在跨学科导师组中,有机会接触更宽广的专业领域,能够感受到不同知识体系的融汇交流,有助于博士生扩展知识面,有利于创新成果的产出。[6]在交叉学科研究项目中,不同学科背景的博士生既可以各自发挥所长,也能够与同一导师组内同学互相补充知识短板,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对于国内高校的组织架构多以学院为行政单位的现实情况,跨学科导师组的培养模式,弱化了对专业、学科细分的行政限制,为学科融合创造了良好的平台,能够有效促进学科间的互动和发展。
3校企联合导师组
校企联合培养是高校与企业根据双方需求、利用各自优势联合设立博士学位,由高校教授和企业专家组成导师组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这种博士培养方式起源于美国,后于20世纪中期开始在发达国家盛行并得到发展。[7]因校企联合培养依托于行业,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博士生,以培养兼具科研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出的博士生通常很受行业的认可,因而很受学生们的青睐。
校企联合导师组通常由1名校内导师和1名企业导师组成双导师。企业导师应选拔从业经验丰富、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人员担任,如企业中的技术首席、研究员或科学家等。有些导师组也会配有辅助导师和助理数名。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通常有着明确的分工。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在博士学习的初期,帮助博士生打好专业基础,培养博士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带领博士生参与企业项目,帮助学生将所学转化为生产力,尽快适应行业需求。在校企联合导师组的培养过程中,企业从高校获得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技术;学生通过在企业的锻炼,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也可以通过联合培养博士生为契机,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获得经费上的支持。三者间互相促进,实现“产、学、研”的相融合。校企联合培养是践行科教结合的体现,通过校外导师作用,克服了培养过程和生产实践间的隔离,使科学研究与博士生培养更加务实,同时也是促进学术创新的有效方法之一。[美国博士生导师制度的演变历程、发展改革经验及启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让象牙塔中的博士生尽早的与行业对接,获得“接地气”的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博士生的学术发展和科研训练,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 博士生导师组培养模式的不足与思考
以导师组形式培养博士生在欧美国家已有数百年的成功经验,进入我国的时间虽然较短,但在试点高校中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随着导师组负责制在更多高校中推广,思考如何提高导师组负责制下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规范导师组的选聘和考核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立保障体系,避免导师组流于形式
导师组培养模式对导师间的分工和合作有较高的要求。导师之间既要有明确分工,又要能高度配合。若某一方导师“失职”,就会使导师组培养流于形式,无法实现导师组培养应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在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生时,可能会出现校内导师平时接触不到学生,只是形式上作为导师,实质上未参与学生的指导和管理;或者企业导师忙于处理企业事务,无暇顾及对学生的课题进行指导,且难以得到校方的监管。不论哪种情况,都不利于博士生在学术领域有所收获。若在执行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生时,两方导师的选择是基于有确实存在的校企合作项目,校内导师负责博士生的学术指导、论文答辩等工作,也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的工作内容指导,企业导师负责人、财、物的协调,不失为一种协调校企联合导师组分工的办法。[7]
导师组制度要避免流于形而缺乏实,建立起“联系”后更要能够保持“合作”。稳定的科研项目是组成导师组的基础,同时还应有监管措施,能够及时处理导师组培养过程中师生的反馈,对导师组的实施起到监督和管理。
2.规范管理,建立导师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针对博士生导师组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导师组所有老师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认可,即能够提升导师组老师的积极性,有利于导师组模式的推广和发展,也有助于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以校内导师组为例,导师组内部责权利不明确,利益分配机制不明确,易造成导师之间关系紧张,甚至产生矛盾和冲突,使得整个导师组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研究生表面上有很多导师在关心帮助指导, 而一旦有问题就会出现没有人管,没有人敢于承担责任的现象。建立适当的评价和考核机制,既有助于明确导师组内职责分工,使师资力量实现最优化,同时合理考核工作量,保障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由于目前国内各高校行政管理方式各不相同,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如何建立适当的评价和考核机制,还需要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调查。学校有关部门应及时明确相关政策和标准,为导师组制度的发展和扩大提供良好环境和政策保障。
3.搭建创新平台,实现多方共赢
将导师组培养模式中导师双方的优势和资源进行整合,搭建创新平台,。跨学科创新平台有助于融合学科优势,推动学术进步和跨学科科研创新,提高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实现学科自身发展需求。校企创新平台,有助于深化产学研各领域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高校和企业,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同时,创新平台的建立能够为导师组负责制下的博士生培养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提供助力,也为导师组模式的长期发展创造了很好的基础。
四 结语
博士生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不仅将有利于学科的发展,也会进一步促进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发展。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国内高校博士生培养的现状出发,讨论了国内高校主要的博士生导师组培养模式,也分析了促进措施。尽管博士生导师负责组制在国内高校中实行的比例仍不高,但通过对博士生导师组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将进一步完善导师组模式在高校的应用,从而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本涛,李莞荷.博士生培养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基于博士生科研体验调差的实证分析[J]. 江苏高教,2017(2)
[2] 张永军,于瑞丽.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及思考[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9):33-37
[3] 周文辉,张爱秀,刘俊起,等.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
[4] 黄海刚,白 华.博士生需要什么样的导师?——基于对全国44所高校博士生的问卷调查[J]. 高教探索,2018(8):35-43
[5] 李祖超,熊 艳等.美国博士生导师制度的演变历程、发展改革经验及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13(12):63-68
[6] 杨海峰,韩正铜等.导师组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0(42):105-106
[7] 杨金水,尹昌平等.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