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仓储在线,龙源期刊网

主管单位:河北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大众文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

dazhongwenyishe@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发表 » 正文
《大众文艺》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由河北省文化厅主管,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文艺类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全文收录。
《大众文艺》
投稿邮箱:dazhongwenyishe@163.com
咨询电话: 15833114535

咨询在线: 3200336745

咨询微信:dazhongwenyishe

快捷链接
论文发表
让“创新创业”理念渗透“专业教育”全过程
2022-11-21 浏览量:965

“创新创业”理念渗透“专业教育”全过程

        唐庆杰,吴文荣,邢宝林,张会菊,范云场*    

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  要]全面系统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专业人才,这已经成为近年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详尽分析了当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迫切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之现状,提出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专业培养方案、教材、课堂教学组织、教师素质及学业评价等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实现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之“人才强国战略”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创业;专业教育;融合

[基金项目]2019年度 河南省教育厅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大学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项目号:2019SJGLX233。

[作者简介]唐庆杰(1969-),男,满族,河北承德人,博士,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研教改及水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范云场(1979-),男,汉族,河南开封人,博士,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化工学院教学院长【通讯作者】,主要从事教研教改及离子液体制备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一、 时代呼唤“创新创业型人才”

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中国未来发展的驱动力是科技创新,而创新的终极目标是驱动发展[1]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而快速、全面、高效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人才”,尤其是新时代、新形势、新格局下的“创新型人才”[2]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培养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校本科生招生增长速率达到史无前例的47.4%。2019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要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使在校生人数达到100万人[3]。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素质,缩小了与国外受教育水平的差距,使我国传统的“学历型人才”数量显著增加。但高校基础设施未能及时跟上扩招后人才培养所要求的基本水准,导致教育质量显著下滑,尤其是在人才资源结构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如初中级人才较多,高级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等[4]

二、 “多措并举”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为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及“人才强国战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激发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潜能。

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开启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先河,2002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正式启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项目、活动为引导,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5]

2010年6月23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6]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使之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7]

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发布《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8]

2018年10月17日,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计划2.0的实施,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引导高校全面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让管理严起来,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9]

三、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之现状

我国于1996年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使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效果并非尽如人意,与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10]。造成差距的原因很多,就起制约因素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缺乏正确的学科定位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并使之成为时代潮流,汇集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这就要求必须提高全民的创新创业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而作为人才输出基地的高等学校,必须对“创新创业教育”有全面正确的认识。然而大多数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成企业家的“速成教育”,乃至少数专业如工程、艺术及科技等的“精英教育”[11]

(二) 创新创业教育游离于专业教育体系之外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包含“创新创业教育”,只局限于技能与操作层面。绝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未纳入到专业教育体系中,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课程”基本游离于专业学习之外,与专业课程没有直接的关系,任课教师多为非专业课的辅导员或行政管理人员[12]。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存在于形式上,而不是真正地渗透于专业教学体系中,为行业为社会培养集专业、技能及管理于一身的结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三) 缺乏必要的手段与资源

师资、教材、资金及教学手段是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而这些资源与手段的缺失势必制约“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决定了它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特殊要求,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执行者的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一定的创新创业经验及特定的管理经验[13]

四、 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于专业教育中,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要真正落实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首先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而作为人才培养主战场的高校,只有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专业课堂教学”中,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而不是两张皮,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

(一)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为落实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规定了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教学任务的安排实施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是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展开的,而培养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既包括学校内部评价更包括社会评价。

当今世界,随着市场的日益国际化,没有哪一个企业能够脱离国际环境而独立存在,面临的国际化竞争日益加剧。因此,从国家、社会到企业、行业,需要的人才水准日益提高,既需要能够快速适应国家、社会与市场环境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能够“立足专业、放眼未来”的“创新创业型”高端复合人才。这无疑给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才能培养出新时代新形势所需要的高端“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与时俱进,进行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式无论如何千变万化,但其主旨只有一个,为社会、为行业、为企业输送即能快速适应世界经济环境变化,更能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的“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因此,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既要考虑高校自身对内部质量的要求,更要考虑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要求,把适应外部环境与引领行业发展放在“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位置。为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强化以下方面:

1. 在人员组成方面,不仅包括一线专业任课教师,还应该包括已经步入社会、行业的专业校友,更应该包括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专家。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集内部要求与外部需求于一体,培养出与社会及行业接轨的“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

2. 在内容制定方面,不仅要考虑学科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还要考虑相关专业学生的基础情况,更要考虑相关行业、企业对该专业知识的需求要点。培养方案中规划的专业知识,应该是“动态的”。既要考虑到所属“学科”的要求,更要考虑到所服务“行业”的发展动态,让培养方案中的专业知识随着行业发展及时更新,又在推动行业发展中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实现“知识创新”与“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二)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专业教材”的内容编写中

教材又称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是独立的,与“专业课教材”几乎没有关联,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几乎游离于“专业教育课程”之外,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找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影子,这如何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出真正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三)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创新创业教育”的形成,离不开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使学生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形成“创新创业思维”,就必须组织好课堂教学过程,有效地去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再是一种理念,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目标明确的探索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下伏笔、诱敌深入”的过程,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满堂灌培养不出能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的“创新型”拔尖人才。

(四)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中

“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且是“广谱型”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是全员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某些专业的“精英教育”,更不是组织一两次“创新创业大赛”就能实现的教育。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中,使教师不仅在态度上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而且还要落实到自身素质的提高及教学活动的组织中。

(五)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业能力评价”中

目前这一评价的制定缺少了社会、行业及相关企业的参与,评价结果只是片面地反映了学生对所安排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判断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相关或相近行业及企业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无法判断学生是否具备积极主动地引领行业及企业发展的能力。评价标准的制定只是为了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知识,而缺乏了考核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在社会、行业及企业等相关专家的参与下制定的评价标准,才能督促高校、教师及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无时无刻地渗透到每一门课程尤其是“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落实“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强国战略”,把我们的高等教育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吴锋刚,沈克慧.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J].企业经济,2013,32(06):48-52.

[2] 钟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蕴含的系统性逻辑关系[N]. 团结报,2021-02-23(008).

[3] 朱文刚. 优化引才育才用才体系 推动人才强国战略落实[N]. 常德日报,2020-12-18(005).

[4] 孟庆莲. 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N]. 中国劳动保障报,2021-01-27(003).

[5] 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79-84.

[6]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5):1-9.

[7] 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37(05):72-76.

[8]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9] 张晨,李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教40条” 决定实施“六卓越拔尖”计划2.0[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36):35.

[10] 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06):99-103.

[11] 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39-44.

[12] 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34(12):59-67.

[13] 刘艳,闫国栋,孟威,权宇彤,逯家辉,滕利荣,孟庆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Highe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Strategy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Tang Qingjie, Wu Wenrong, Cao Jianliang, Xing Baolin, Zhang Huiju, Fan Yunchang*

 

Abstract: The core of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i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composite professional talents, which has become a "key scientific problem" faced by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detailed analyzes the urgency in today's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reative education" of the status quo, put forward only "creative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rganic integration, to penetrate "creative education" concept into professional training scheme, teaching materials, organiz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quality and academic evaluation and so on each link, can we truly achieve higher schoo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of "the strategy of reinvigorating China through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 grand goal.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返回顶部